《荒郊集》之《摊贩老沈》
去年有一天下午,我带着饿肚到新爱伦影戏院看影戏,乘着休息的十分钟,走到门口,下了一碗面吃。这碗面费了十四个铜板,连煮带吃只用了五分钟,可算是经济极了,看看还有五分钟,便乘机问问面谈营业的情形。摊贩姓沈。整套器具值十八元,材料成本计二元,月纳巡捕房①照会捐二元。每月可赚三十元。我说你的进款比乡村教师还要好一点。他说“苦来些”,每天深夜四点钟回家,早上七点就要出来买材料,准备一天卖的面饺。如果不是这样,一家人便不能活。我看沈君脸色黄瘦,确是辛苦太过的结果,十四个铜板一碗的面,虽是平民的午餐,但是另一平民的康健换来的。今年想起此事,发生无限感慨,便写了一首诗想送老沈,但老沈已是不知去向了。
新爱伦门前面一碗,
化了一十四个小铜板。
摊贩名字叫老沈,
自做伙计与老板。
每月可赚三十元,
教师不如摆面摊。
哪知他说“苦来些,
一夜只睡三点钟;
若要多睡一刻儿,
儿女冻饿谁做东?”
将他从头望到底,
一株枯树立秋风。
面儿代价我知了,
不是紫铜是血红!
二十年冬
* 本篇原载1931年9月15日《申报·自由谈·不除庭草斋夫谈荟》,原题《一碗面的代价》。
注释
① 巡捕房 外国在旧中国租界内设置的警察机构。
2017年11月17日 09:19
ꄘ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