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行知研究会

CHINESE SOCIETY FOR TAOXINGZHI STUDIES

关于开展推进职业院校“职业教育行知教学团队” 建设活动的通知

网站首页    通知    关于开展推进职业院校“职业教育行知教学团队” 建设活动的通知

各有关学校: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教育部等四部门《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教师〔2019〕6号)文件精神践行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决定开展推进职业院校“职业教育行知教学团队”建设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本活动旨在推动职业院校总结和推广教育教学成果和实践经验,助力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能力素质提升,促进职业院校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

二、项目申报范围和推荐名额

报范围。高等职业学校(含职业教育本科学校,下同)和中等职业学校(含五年制高职学校、技工学校,下同)。

(二)推荐名额。每校按专业大类(或专业群)进行推荐,每个专业大类(或专业群)可推荐1个团队院校可联合推荐。

立项条件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健全,具有团队建设管理的制度机制,在团队建设中能够给予政策、人员、经费等支持保障。

团队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团队师德师风高尚、注重坚守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立教,广受师生好评。

(三)团队负责人从事本专业教育教学或实训工作经验丰富,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开发及资源建设、教材及教法改革、实践基地建设、教书育人、高水平项目研发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获省级以上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或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排行榜竞赛项目获一等奖,主持或参与(前3位)省级及以上教学改革项目或研究项目,在期刊发表有相应的学术论文或公开出版与培养方向匹配的专著(或形成成熟的书稿)或省级以上教材。原则上应具有高级职称,承担学校教学工作十年以上。

团队负责人也可以由较高知名度的技艺技能专家担任,原则上为省级及以上技能大师(工匠)、乡土大师、工艺美术大师等,与行业、企业联系紧密度高,技艺技能服务实绩突出, 行业认可度高。

)团队成员10至20人(行业企业人员不低于 20%),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合理,专业基础扎实,素质水平较高,有教育教学改革和教科研实绩。

团队教育理念先进,教学主张鲜明,建设定位和目标明确,形成有可操作可复制的方案、模式和工作机制,工作任务和措施科学合理,有专门建设规划、条件保障等;可长期开展相关工作,持续发挥辐射作用。

具有积极参与和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学生发展、 措施健全,实践成果及创新成效显著,建立成果转化、辐射推广、培训交流、教研帮扶等基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实绩明显。

、遴选程序

(一)自主申报。对照申报范围和条件,填写项目申报书(见附件1),按自愿原则申报。

(二)择优推荐。学校负责本校项目候选单位的申报和遴选推荐。各单位要对照项目遴选范围、条件和要求, 进行资格审查或集中评审,择优推荐。并确保所推荐的团队成员无严重师德失范行为。

(三)资格审查。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分别对推荐的项目候选单位进行集中审议、资格审查。

(四)公示公布。推荐名单进行公示后,公布名单。

五、材料报送

  各校遴选推荐的项目申报表,以电子邮件和纸质版两种形式分别报送。电子材料以学校公章上全称命名,含项目申报书、 汇总表、(见附件1、2等其他支撑材料;纸质材料(项目申报书一式3份、相关佐证材料一式1份),加盖公章,与汇总表1份一起寄送。申报材料受理截止时间为1231日。

联系单位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澜路99号

邮编:210003

联系电话:025-85842089 ;邮箱:zhangzy@njcit.cn

联系人: 张志友  13236299696 

刘  可  18951690270

附件:

1.“职业教育行知教学团队”申报书

2.“职业教育行知教学团队”推荐名单汇总表

2023年11月29日 15:59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