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 开展2023教师职业素养综合提升培训的通知
相关中小学: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以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质能力为核心,以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为首要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的发展规律,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强化师资队伍专业成长,做稳做实教师发展工作,助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经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同意,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中陶家专委)特组织开展“2023教师职业素养综合提升培训”活动。
一、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徐州树德中学
协办单位:成都弘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郑州斯普林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二、培训安排
(一)培训时间:2023年8月26日—27日
(二)培训地点:徐州树德中学奔腾校区 (徐州市鼓楼区金马路59号)
三、培训费用
380元/人
四、缴费信息
收款账户名称:中国陶行知研究会
收款账户:01090343000120105042111
开户行:北京银行北太平庄支行
行号:313100000440
注:付款请备注“中陶家专委(2023教师职业素养培训)+学校名称”
五、温馨提示
(一)报名方式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报名信息。
报名截止时间:2023年8月15日
联系方式:郭老师19180710221 聂老师18398756071
(二)其他详情见附件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
2023年7月
附件.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
2023教师职业素养综合提升培训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遵循《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文件要求,以《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为背景,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加强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队伍,聚焦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主动适应当前教育现代化对教师队伍的新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核心,从起点源头上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培养造就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一、实施原则
(一)坚持立德树人。
遵循党的教育方针,以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实施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工作,全面发挥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中的重要基础作用。
(二)坚持科学规范。
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 为教师提供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指导服务,教师应具备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
(三)坚持发展为重。
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工作必须体现以人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的精神,充分发挥培训的指导、引领功能,着力促进新教师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助推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
二、实施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4.《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5.《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
6.《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7.《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8.《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
9.《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0.《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
三、实施对象
各初中、小学校教师
四、实施目的
(一)增强教师思政核心素质,强化专业提升自觉。
遵循教育规律、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和师德师风建设规律,注重高位引领与底线要求结合、严管与厚爱并重,不断激发教师内生动力。以正确的思想政治素养为核心,释放教师潜能、彰显教师个性,打造积极进取、思想上进的团队氛围,形成教师发展动力。
(二)加强教师心理健康关怀,改善教师职业“倦怠”。
着力提高新时代教师幸福感、价值感,帮助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升自我心理调适和积极抗压的能力,改善职业倦怠感,形成整体良好健康的工作氛围。
(三)助力教师提升专业能力,赋能教育高质发展。
以多形式、多类别、多维度的专业课程、互动交流、专家指导,在综合育人、教学实践、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注力,帮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提升觉察与反思的能力,明晰专业发展方向,助力教师获取专业核心素养提升的新能量。
五、实施内容
采用理论模块(集中授课)+实操模块(指导交流)的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培养模式,通过系统理论知识学习、具体案例分析、主题式活动体验等方式提升新教师的综合素质,全程匹配教育教学领域权威专家、一线教师,过程中实时互动、及时反馈、跟踪教学,以期通过12个学时的集中学习,助推教师队伍职业素养提升新高度。
具体实施明细:
时间 |
形式 |
主题及内容 |
时长 |
备注 |
第一天 (上午) |
启动仪式 |
1.领导、专家讲话致辞 2.介绍培训安排 3.集体合影 |
8:40-9:00 |
以上实施内容、专家安排为暂拟定,可以根据学校需求进行调整。
|
专题讲座 |
主题: 《做焦虑时代的幸福教师》: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据,促使参培教师能够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关系,提升参训教师幸福感、对工作的投入度。 |
9:00-12:00 |
||
专家简介: 刘立频,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特邀讲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认证)积极心理学指导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家庭教育指导师,四川省家长学校总校专家,成都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家庭教育指导教师。 |
||||
第一天 (下午) |
专题讲座 |
主题: 《初心立德 匠心育人》:聚焦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师德师风,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提升教师师德素养。 |
14:00-17:00 |
|
专家简介: 陈大伟,成都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西部教育研究院院长,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主持“教师职业道德”获得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研究教师幸福生活、观课议课、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科研方法等。在《人民教育》看法的“观课议课”列为《人民教育》创刊60年报道过的最有影响力的事件,著有《幸福教育与理想课堂八讲》、《影像中的教育学》等24本著作。 |
||||
第二天 (上午) |
专题讲座 |
主题: 《课堂管理重要性与实施策略》:聚焦双减背景下中学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以专题讲座结合案例分析的方式,通过丰富的案例展示,归纳有效课堂管理的几大要素,帮助教师优化课堂、提升课堂掌控能力。 |
9:00-12:00 |
|
专家简介: 曾路,应用心理学硕士,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积极心理学高级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供职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任积极教育项目管理负责人,深度参与积极教育研发工作,教育部十二五教育研究课题组核心成员。系统接受多个心理专业培训,包括:德中精神分析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课程等。 |
||||
第二天 (下午) |
专题讲座 |
主题: 《家校沟通重要性与实施策略》:聚焦家校社协同育人过程中面临的重难点问题,剖析其产生深层原因,探讨应对策略,给予教师可操作性强、实用性高的方法与技巧指导,以畅通家校社沟通渠道,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 |
14:00-17:00 |
|
专家简介: 洪明,教育学博士,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科管部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员特聘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妇联、教育部联合发布《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主要修订人。 |
六、实施保障
(一)组织实施
由中陶家专委会组成专项工作小组负责本次专项服务工作的组织策划与执行实施。
(二)培训管理
1.根据要求,制定项目实施方案,设计培训课程、培训内容等。
2.认真落实培训工作的每一个具体环节,包括课程学习、指导交流、案例分析等,为参训教师准备培训手册、学习物料等。
3.为培训配备专业的服务队伍2-3人。
4.编制培训资料,准备学习用品,落实培训过程中的后勤保障等工作。
5.在项目完成后,总结培训成果,提交培训过程性资料及全套纸质和电子材料,以备审核与存档。
(三)后勤保障
1.落实培训会场、教师休息室、多媒体投影仪、摄像等工作。
2.管理服务人员:工作人员佩戴统一工作卡,设立专职负责人。
备注:本方案最终解释权归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