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行知研究会

CHINESE SOCIETY FOR TAOXINGZHI STUDIES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结构改革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网站首页    专家讲座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结构改革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阚 阅 周谷平


  [摘 要] “一带一路”是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总体战略,而结构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迫切要求。作为推动“新常态”下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一带一路”对助推供给侧结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结构改革的驱动力量在于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和创业精神。经济持续增长有赖于对这三个动力要素给予有效的激发。只有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着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通过形成科学理解和正确认识,加强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注重整体推进和构建生态,突出面向全民和贯穿终身,重视国际合作和教育交流,才能有效应对发展动力转换面临的挑战,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关键词] “一带一路”;结构改革;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 阚阅,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周谷平,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 (杭州 310058)


  在国际国内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形势下,作为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质在于“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转型”[1],而以供给侧为重点的结构改革则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策略选择和路径切入。事实上,结构改革不仅是世界银行、经合组织(OECD)、二十国集团(G20)等国际组织和多边合作机制所倡导的改革议题,也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关键所在,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迫切要求。要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实现制造业从粗放增长到集约增长的升级发展,必须加快推进结构性改革。[2]结构改革的驱动力量在于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核心在于创新,关键在于创业。


  从根本上说,结构改革就是要激发全体人民的无穷创造力,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结构性改革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3]未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需要“一带一路”建设与供给侧结构改革形成合力的共同推动,而创新创业则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国际社会寻求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选择。


  一、“一带一路”助推结构改革


  结构改革(structural reform)是指通过制度和激励措施,促进经济结构的变化,实现有效率和可持续的生产、投资和就业。[4]当前,我国进行的以供给侧为重点的结构性改革强调的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5]供给侧结构改革既与要素供给等内生变量有关,也受到制度、政策因素等外生变量影响。作为推动“新常态”下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一带一路”建设对助推供给侧结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生变量与要素供给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以及国际经济格局的重大调整,长期以来我国借助“人口红利”和一些资源优势实现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正日益成为制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的解体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经济发展潜能亦趋殆尽。在此形势下,寻求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创造新的代替模式,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已成当务之急。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表明,在经历要素投入驱动的初步增长之后,长期的可持续增长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全要素生产率主要是指源于技术进步、组织优化、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因素的生产效率增长。这实际上揭示出人力是关键的生产要素,经济增长的源泉在于人的劳动。因此,提升人力资本应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能。


  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而言,“一带一路”建设与供给侧结构改革对人力要素以及人力资本的要求高度契合。可以说,要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既要重视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硬联通”,也需要强调规则制度的“软联通”,但更为重要的是文化教育的“人联通”。去年年底以来,党和国家一系列重要举措和文件都传递出“一带一路”人才先行的信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也提出,实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促进沿线国家教育合作,加强教育互联互通、人才培养培训等工作。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更是明确将“提供人才支撑”作为主要任务。“一带一路”战略所强化的人才的作用,无疑有助于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由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转型。


  (二)外生变量与制度供给


  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制度、体制和政策环境。同样,要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的也是制度的作用和市场的力量。[6]在当前经济可持续增长隐忧的形势下,产业结构升级和全球价值链重构迫切要求破除瓶颈制约,推动新一轮的制度变革和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改革开放释放生产力的存量,打破阻碍竞争和要素资源流动的障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升要素的组合效力,激发经济主体的创新与活力,从而在国际经济的全面参与和深度融合中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供给侧结构改革所强调的正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配置扭曲。[7]作为新时期国际经济关系的因应之策,“一带一路”旨在通过构建更为主动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和国际合作新框架,形成对国内全面深化改革的“倒逼机制”,在制度规则和增长动力上做好准备,使中国经济能够很好地从“引进来”转向“走出去”。实际上,供给侧结构改革既指向国内市场供给水平的提升,也指向对国际需求供给水平的提高。这与“一带一路”战略的总体构想完全一致,“走出去”本身就是“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推进结构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8]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既需要应对发达国家的压迫式竞争,通过向发达国家“逆向投资”,寻求产业高端发展;也需要应对新兴经济体的排他式和挑战式竞争,通过向后发国家投资,转移国内过剩产能。[9]由此,为经济增长方式找到更大的实现平台就变得非常重要,“一带一路”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这样的平台。“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开放来扩大有效需求,把市场由单一的国内市场扩大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10]从而为进行有效资源配置和产业转移构造某些中国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创造了条件。


  二、结构改革依靠三重驱动


  被称为新“三驾马车”的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和创业精神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动力。[11]在很大程度上,只有这三个动力要素得到应有的重视以及有效地激发,经济持续增长才可能实现。


  (一)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通常由凝聚在劳动者身上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能力、技术等素质所构成,它是劳动者质量的体现,也一直是增长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很多经济学者也往往借助这个概念来解释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在早期以劳动力要素为中心的分析中,被誉为“人力资本之父”的舒尔茨指出,人力资本在各种要素间相比较,其补充和替代作用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他甚至认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就是实际知识以及人的智能的发展和传播,人类的未来要由人类的知识发展来决定。[12]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技术内生化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则更加鲜明地把人力资本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之中,并主张被内生化到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中的技术进步是增长的重要源泉,而技术进步则是由经济体系中知识外溢、教育培训、科研开发等人力资本投资作用的结果。[13]


  以创新为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劳动者的技能和创造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唯有如此,产业发展才能实现向价值链的更高端攀升。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经济体拥有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本存量和结构,要求劳动者具备相应的教育和技能水平。经验表明,人力资本投资因有助于提升人力资本的创造力和流动性,使其收益也高于物质资本投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经济体拥有的人力资源越雄厚,其经济运行的绩效就越高。近年来我国人口结构发生巨大的转变。从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化来看,2003年,该年龄段人口的年增长量开始下降,而2012年该年龄段人口比重首次下降。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衰减,劳动力成本进入周期性上升的阶段,我国已加速趋近劳动力无限供给特征开始消失的“刘易斯拐点”。未来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必须把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投资作为战略重点,有效应对人力资源结构特别是高端研发与技能人才短缺这个制约创新发展的紧迫挑战,实现从依靠“人口红利”转向提升“人力资本红利”,以支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转变。[14]


  (二)创业精神


  创业精神意味着敢于冒险、勇于创新、顽强奋斗。创业精神不仅是市场经济最可宝贵的动力,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15]


  培养创业精神和鼓励创业是当前“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破解青年就业难题的关键所在。一方面,青年失业问题已经成为当今重大的全球性问题。据统计,目前全球有2亿左右的失业人口,其中7 450万是15-24岁的青年人;全球的青年失业率已经达到13.1%,几乎是成人失业率的3倍。[16]而且这种情况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亚太地区高等教育扩张而造成的就业难相叠加而变得日趋严重。例如,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快速上升至40%,普通高校毕业生也达到680余万人。[17]大批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由此带来严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压力。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由贸易体系的不断完善将释放越来越多的就业与创业机会,但是这些国家大学生参与创业的数量与质量都不甚理想。据《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4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9%,远低于美国大学生创业率20%的水平。即使自主创业比例最高的泛长三角地区高职高专毕业生也仅为4.6%。[18]《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指出,尽管18—64岁中国公民的创业活动指数排名不断上升,但是中国高学历创业者少,且较多集中于低技术行业,以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为主。[19]因此,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将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为大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提供多一种选择;同时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也能充分挖掘大学毕业生的潜能,提升经济生产率。


  (三)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对促进生产力发展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增速呈现下行趋势,表面上看是因为需求不足,实质上是供给侧的有效性不足,尤其是技术创新乏力使经济活力受到抑制。因此,经济结构能否实现战略性调整,关键就在于能否把创新贯穿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过程。在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正逐步减弱的背景下,要想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打造新的动力引擎,就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


  技术创新能够发掘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结构性产能过剩、资源依赖以及破解资源过度依赖带来的一系列挑战,而且通过技术创新还可以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进而引导产业转型升级。高校是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场所,学生通过参与研发和创业活动进行技术、产品、业态、营销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实践,能够有效提升产品供给品质,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形成竞争新优势。以麻省理工学院(MIT)为例,该校毕业生利用实验室产生的技术突破,创办了2.58万家以软件、生物科技、高端制造以及咨询为主的知识型高科技公司。这些公司雇佣约330万名员工,年销售额达到2万亿美元。如果将这些公司组成一个独立的国家,其收益将与世界上排名11位的经济体相当。[20]由此可见,高校科技创新及其衍生的高科技创业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美国《福布斯》杂志关于“中美30岁以下创业者比较”则显示,美国年轻人主要在研发端,擅长从技术、产品、服务创新入手,在互联网、生物制药、新能源、媒体等多个领域自由发挥创意,寻找打破行业固有格局的着力点;而中国年轻创业者则主要集中于市场端即寻找传统产业在网络平台的新应用,高校实验室科研成果及其应用转化贡献很少。中美的这种差别,恰恰体现了两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分工。[21]高校学生是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独特群体,以创意、知识和技术为特征的创新赋予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培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能够在高校实验室和市场需求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实现经济的创新驱动提供人才支撑。


  三、创新创业要求人才先行


  创新创业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社会结构调整,还是经济增长方式变革,都需要通过创新创业激活其发展动力。经济和社会结构调整的成败取决于社会成员的创新创业素质,而提升人力资本的有效路径在于教育。只有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着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才能有效应对发展动力转换面临的挑战,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一)形成科学理解和正确认识


  社会各方面应更加注重和优先发展教育以及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并以此作为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全球化社会的时代使命,事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整个教育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不应囿于缓解局部的和短期的燃眉之急,而应成为现代社会永续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积极支持创新驱动发展,对接“一带一路”战略,促进全球价值链重组。


  (二)加强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要求,把发现、培养、选拔和使用创新创业人才放在优先位置,通过全方位的教育体制改革和科研体制改革,调动社会成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营造尊重创新和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激活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制度环境,改善评价与流动等配套措施,使创新智慧和创业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与此同时,各类教育机构应把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纳入到学生的培养目标,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成长机制,培养适合现代经济发展的新型人才。


  (三)注重整体推进和构建生态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一项整体性的系统工程,整体推进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策略。为此,政府主管部门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标准、机制、课程、方法、实践、师资、服务、保障等各领域改革,汇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整体合力。另一方面,生态体系建设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等不同利益相关者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都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应通过建立资源集聚机制、价值交换机制和平衡调节机制,形成强大的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矩阵,形成息息相关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生态链,形成以知识与创新为主要媒介的“溢出”效应,以及以资金、经验、机会为主要媒介的“反哺”效应,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四)突出面向全民和贯穿终身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客观需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系统、全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牵动所有教师,并进而带动整个社会。打造终身体系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对此,高校要主动承担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枢纽,既向中小学辐射,引领中小学创新创业教育趋向,同时也要衍射继续教育,提供高质量创新创业技能培训,帮助成人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并由此去开拓未来的世界,促成全民终身创新创业的美好图景。


  (五)重视国际合作和教育交流


  在“一带一路”所构筑的命运相连的共同体中,创新创业已不再局限于某个国家内部,而成为一项跨越国界的事业。鼓励创新创业是“一带一路”沿线发达国家摆脱经济低迷以及发展中国家实现新的增长的重要途径。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纷纷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战略,开展创新创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文化建构。然而,各国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发挥创新创业引领作用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创新创业教育的广度、力度和效果与创新创业对于推动经济发展的广阔前景之间存在巨大鸿沟。因此,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应与沿线国家就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资源方面形成互补、共享与协作的机制,从而实现创新创业的集聚效应与引领效应。


  ————————


  参考文献:


  [1][9] 张良悦,刘东. “一带一路”与中国经济发展[J]. 经济学家,2015, (11),


  [2][3] 李克强. 共绘世界经济增长新蓝图——在第九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特别致辞[EB/OL]. http://china.org.cn/chinese/2015-09/14/content_36580496.htm. 2015-09-14.


  [4] 李春顶. G20 主要经济体的结构改革路径分析与比较[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6).


  [5] 龚雯,等. 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怎么看怎么干[N]. 人民日报, 2016-01-04.


  [6] 以结构性改革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N].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6-01-08.


  [7][8] 高尚全. 以供给侧改革引领新常态——评《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N]. 光明日报, 2016-02-02.


  [10] 黄剑辉. “一带一路”对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重大[EB/OL]. http://news.xinhua08.com/a/20160716/1650207.shtml 2016-08-02.


  [11] 陈宪. 供给侧动力的“三驾马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和企业家精神[EB/OL].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 1477059. 2016-08-10.


  [12] 西奥多·W· 舒尔茨. 论人力资本投资[M]. 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42.


  [13] 邹薇,代谦. 技术模仿、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赶超[J]. 中国社会科学,2003, (5).


  [14] 刘敏. 提升人力资本 支撑创新发展战略[J]. 宏观经济管理. 2016,(1).


  [15] 习近平. 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EB/OL].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1109/c1001-25999767-2.html. 2016-08-10.


  [16] ILO. Global Employment Trends 2014: Risk of a Jobless Recovery?[R]. Geneva: ILO. 2014. 11.


  [17] 教育部. 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s180/moe_633/201607/t20160706_ 270976.html. 2016-08-10.


  [18] 麦可思研究院. 自主创业持续上升 “重心下沉”趋势明显——2015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N]. 光明日报,2015-07-17.


  [19] 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创业环境与政策[EB/OL]. http://www.chinanews.com/cj/2014/01-20/5754621.shtml. 2016-08-12.


  [20] Edward Roberts & Charles Eesley. Entrepreneurial Impact: The Role of MIT-An Updated Report[J]. Foundations and Trends in Entrepreneurship,2011, (1-2).


  [21] 古晓宇,王欢. 福布斯30岁下创业名单 中美创业环境差异大[N]. 京华时报, 2012-03- 01.


  ——————————


  *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项目编号:VIA150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本研究受到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开发开放研究科技联盟、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资助。


                Structural Reform and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under the Context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Kan Yue & Zhou Guping


  Abstract: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R) is an overarching national strategy for China's opening-up in the new era, while the structural reform is a pressing demand for meeting and leading the "new norm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a response to the "new normal" economic situation, the B & R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structure reform of supply-side. The driving force of structural reform includes human capital,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he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relies upon the installation and stimulation of the three force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will be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meet the challenge brought by the change of driving for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which can only be achieved by forming correct concept, restructuring educational system, building favorable eco-system, promoting lifelo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for all, and expanding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Key word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structural reform,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alent cultivation


  Authors: Kan Yue, D.Ed.,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doctoral supervisor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fo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ollege of Educ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Zhou Guping, D.Ed., Deputy Secretary of CPC of Zhejiang University Committee, & Director, professor and doctoral supervisor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fo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



2016年8月17日 06:23
浏览量:0
收藏